Archives

2025 / 11

前言: 近期,李飞飞撰万字长文分享了自己关于构建和使用「世界模型」以解锁空间智能的思考。她在文章中表示:AI的下一个前沿,是「空间智能」。“它是一项能让「看见」升华为「推理」,让「感知」蜕变为「行动」,让「想象」落地为「创造」的技术。” 但「空间智能」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我们到底该如何构建它?
忆生科技(Transcengram)联合港大(HKU)以及腾讯的团队提出 CUPID(In-Cube Pixel Distribution)方法,首次将三维重建与位姿估计融合为一个端到端的生成任务。该方法能从单张图像同时输出物体的规范三维模型和精确的相机位姿,作者将这一创新命名为姿态锚定式三维重建(
10月31日,美的集团第三届远见者大会召开。忆生科技创始人、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教授受邀参加了该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马毅教授在美的集

2025 / 10

转载自 茶思编辑部 黄大年茶思屋科技网站 2025年10月01日 18:58 广东 (本文98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2025 / 09

这是一部面向“为何以及如何学习深度表征”的开放式教材,尝试以同一条统计—几何主线,把从 PCA/自编码到现代注意力网络的做法熔接为一套可推导、可验证、可实现的框架。作者团队为 Sam Buchanan、Druv Pai、Peng Wang 与马毅(Yi Ma);教材以在线方式持续更新,并提供源码与参
就在最近,数学家陶哲轩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他担忧地表示:“AI以其极致的效率,在达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精准地「优化」掉了所有我们珍视的、却未曾明确声明的隐性价值。它完美地登上了山顶,却把整片森林夷为平地。”他提醒,在AI日益成为强大工具的今天,我们不能再依赖过去那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必须做出更艰苦的努力
以下内容转载自央广网 2025-09-11 15:15:56来源:央广网

2025 / 07

7月8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香港大学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新区办公中心举行。此举标志着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正式落户张江科学城。该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科研平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忆生科技创始人、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
2025年7月2日,知名智能领域科技媒体新智元发布LIFT工作。该工作由伯克利港大团队共同完成。其中,作者Jingfeng Yang现为忆生科技实习生;Yi Ma为忆生科技创始人。 以下为媒体报道原文:

2025 / 06

该工作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研究者共同完成。其中,作者之一Jingfeng Yang现为忆生科技实习生。Yi Ma为忆生科技创始人。 论文标题:Language-Image Alignment with Fixed Text Encoders 地址:https://arxiv.org/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