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官网
Login
Archives
2025 / 07
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落户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
2025-07-10
新闻动态
7月8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香港大学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新区办公中心举行。此举标志着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正式落户张江科学城。该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科研平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忆生科技创始人、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
LIFT: 超CLIP准确率11%!阐明「LLM文本-视觉」对齐深层机制
2025-07-07
#媒体报道
2025年7月2日,知名智能领域科技媒体新智元发布LIFT工作。该工作由伯克利港大团队共同完成。其中,作者Jingfeng Yang现为忆生科技实习生;Yi Ma为忆生科技创始人。 以下为媒体报道原文:
2025 / 06
LIFT: 阐明「LLM文本-视觉」对齐深层机制
2025-06-16
研究探索
该工作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研究者共同完成。其中,作者之一Jingfeng Yang现为忆生科技实习生。Yi Ma为忆生科技创始人。 论文标题:Language-Image Alignment with Fixed Text Encoders 地址:https://arxiv.org/pdf
前沿公司|Aizip 陈羽北:白盒模型和世界模型高度互补,推动On-Device AI的未来革命
2025-06-12
#行业前沿
近日,知名创投媒体Z Potentials专访了Aizip 的联合创始人陈羽北。Aizip 作为一家专注于 On-Device AI 模型的创新公司,凭借其高效、紧凑的AI模型和跨领域技术突破,正在推动 AI 技术在硬件设备上的广泛应用。Aizip 在多模态感知、语言推理及行为控制等领域取得的成绩,
忆生科技创始人马毅谈机器人灵巧手:回归技术本质,警惕盲目乐观
2025-06-07
新闻动态
一直以来,灵巧手都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日,在于深圳举办的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峰会以及“国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AIRS)2025”上,忆生科技创始人、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领域国际顶尖学者马毅分别围绕“机器人灵巧手”与“追求智能本质”为主题发表了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领域—
2025 / 05
马毅谈智能史:DNA 是最早的大模型,智能的本质是减熵
2025-05-25
#媒体报道
来源: 晚点LatePost 理解智能,并不只是研究者和工程师的课题。 文丨程曼祺 刘倩
视频|忆生科技创始人马毅最新学术分享 Pursuing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2025-05-18
新闻动态
5月初,忆生科技创始人、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应哥伦比亚大学邀请,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该演讲内容与其4月底在顶会ICLR发表的主题报告基本一致。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上午,忆生科技创始人马毅应邀在国际学习表征大会(ICLR)上发表了题为《Pursuing the Nature o
前沿观点|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我是稀疏模型的忠实粉丝
2025-05-15
#行业前沿
近日,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 在接受Sequoia Capital(红杉美国)专访时表示,自己是稀疏模型的忠实粉丝。“它们(指稀疏模型)在模型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从生物类比来看,真正的大脑之所以如此节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功耗大约只有20瓦,却可以处理很多事。” 本文内容整理自G
All-Angles Bench: 全面评估MLLMs的多视图理解能力
2025-05-14
研究探索
忆生科技近期联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牛津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者联合提出了 All-Angles Bench,旨在全面评估MLLMs的多视图理解能力,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可参考标准与改进依据。其评测数据集以及评测代码现已全部开源! 论文标题:Seeing from
All-Angles Bench:忆生科技联合UC伯克利港大等提出多模态新基准,考察多视图理解能力
2025-05-14
#媒体报道
2025年5月,由忆生科技研发团队主导的All-Angles Bench工作发布并开源,该工作旨在全面评估MLLMs的多视图理解能力。它涵盖了90个真实场景下,超过2100组人工标注的多视图问答对。结果显示,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与人类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并进一步发现模态大语言模型存在两种主要的缺陷模式
Previous
1 / 5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