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由忆生科技研发团队主导的All-Angles Bench工作发布并开源,该工作旨在全面评估MLLMs的多视图理解能力。它涵盖了90个真实场景下,超过2100组人工标注的多视图问答对。结果显示,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与人类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并进一步发现模态大语言模型存在两种主要的缺陷模式
该工作由忆生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及旗下研究人员深度参与,由多所学校与机构的研究者共同完成,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清华大学、忆生科技、香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 忆生科技创始人马毅教授已受邀在今年四月的ICLR大会上就和此项成果相关的一系列白盒神经网络相关工作,进行为时
2025年5月,忆生科技团队已经开源的视觉预训练方法SimDINO被顶会ICML接收,该工作最早于2025年3月公布并开源。 知名智能领域媒体量子位于2025年3月在该工作开源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报道链接 港大马毅团队等开源新作:用编码率正则化重构视觉自监督学习范式,“少即是多” 以下为报道全文
该工作由忆生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忆生科技旗下研究人员深度参与,联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微软研究院、香港大学等多家学校及机构共同完成。 论文标题:Simplifying DINO via Coding Rate Regularization 地址:https://arxiv.org/abs/2502.1
2025年5月,Meta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杨立昆) 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中,高度评价了忆生创始人马毅团队的“最大化分类率”理论(Maximum Coding Rate Reduction, MCR2)及其在自监督学习领域的重要贡献。(相关链接:最大化编码率降低原则MC
2025年4月,凤凰卫视《问答神州》栏目专访忆生科技创始人、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兼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马毅。在专访中,马毅与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吴小莉就“什么才应该是是机器具备真正智能的判定标准”、“人工智能的历史”、“目前的AI技术到底有没有大的风险“、以及”未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应该具备什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上午,忆生科技创始人马毅应邀在国际学习表征大会(ICLR)上发表了题为《Pursuing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的为时一小时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在白盒神经网络与闭环自主学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示了忆生科技在AI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就在
视频转载自:智猩猩 文章转载自:FuturePulse 原文链接 推荐语 DeepMind 首席研究科学家 David Silver 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者之一,也是 AlphaGo 和 AlphaZero 等革命性 AI 系统的核心设计者与项目负责人
转载自:晚点LatePost 原文链接 编辑丨宋玮 黄俊杰 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当大部分人都相信一件事或趋势时,不同意的人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大声说出来。前者是少数派中的多数派,后者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马毅就是一个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自 2000 年从伯克利大学博士毕业以来,马毅先后任职于
转载自:上海未来产业基金 公众号 2025年04月17日 09:51 上海 《What’s Next 未来是什么》栏目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起,关注构建未来产业所需要的未来技术,旨在与科技创新领袖一起,走向未来。 本期嘉宾:马毅 •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